党建园地

走进美丽乡村

——参观下苑村联合党支部主题党日

退休二十支部 张美娜

    离退休职工党委九个党支部70多名党员,参加了主题党日活动——走进乡野,走进下苑“艺术家”村,感受乡村振兴新活力;感受乡村与文化的共振、与城市的共融;感受艺术促进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艺术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地走进下苑村?追随着参观者的足迹,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党员们也来到下苑村,一探村中不为人知的奥秘。大巴车停靠在下苑村的广场,一下车大家就被迎面长达近300米的彩绘墙所吸引,纷纷拍照留影。经前来接待参观的村干部介绍方得知,这面文化艺术墙是由50多名驻村艺术家、在校学生和村民们一道绘制而成的,每一幅图都蕴含着不同的哲理,整面墙讲述了数十个主题不同的故事。这充满浪漫艺术气息的下苑村小广场开启了我们走进下苑村之旅。

    走进下苑村村史馆,不大的展室,一览无余。展览从8个方面介绍了下苑村的村史及历史沿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下苑村抓住了以艺术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开启了下苑村乡村振兴新局面。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艺术家走进下苑村定居。此后二十余年间,村内先后入驻了一大批知名艺术家,下苑村也成了艺术家们的聚集地。艺术浸润着下苑这片土地,渐渐与村民的生活完全交融。

    下苑的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了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下苑村的可持续发展!

    走进油画家万纪元的工作室,眼前的巨幅画作《昭君出塞》让所有的参观者为之一振。画作60米长,8米高,让人“一眼看不完”。画作的主人情绪激昂地给大家讲述自己的创作故事和经历。他告诉大家,这件巨幅油画是借用昭君出塞,表达着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情怀,“这是我站在升降车上,用时一年完成的。整幅画用的是一块完整的、没有拼接过的油画布,这应当是世界上最大的架上油画。”党员同志们为艺术家的潜心创作、精湛技艺与民族情怀给予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们来到雕塑家郑玉奎老师的工作室,刚进入大门,就被院中的六个叠罗汉雕塑所吸引,笑意盈盈的人像,诙谐有趣,让每一个见到的人都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在郑玉奎老师声情并茂地介绍下,我们了解了他创作的初衷。“有些人可能喜欢表现悲壮,我喜欢比较快乐的。”人像的神态许多取自他在下苑村日常接触的村民。“他们笑,跟你说话,是真心的,你能看出来”,“下苑村给予了我创作的灵感,是我创作的源泉”。郑玉奎老师也喜欢和村民一起做陶艺,“想象力没有上限,没有标准和对错,尽情发挥想象力就好。”他的创作理念为村民们的创作打开思路激发灵感。现在,郑玉奎老师的工作室不仅接待包括国际人士在内的八方访客,还承办村中的老年大学。也常有村民来这儿溜达,参观陶艺,聊聊天儿,看看水池里养的锦鲤。

    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走进村民创作室——冯一平工作室,这也是他的家。他年轻时在外务工,年纪大了回到村庄,受到村里面艺术家的影响,开始尝试绘画。经过不懈的努力,作品也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那些画作多与乡土有关,也有美好的寓意。每次作画都在画的留白处留下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

    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逐个地走进各家各户。当我们漫步在绿树成荫、宁静整洁的街道,看到家家户户门前种植的鲜花绿草,整齐摆放的垃圾分类桶;看到各具特色的文艺咖啡屋、艺术主题书店和西餐厅;看到艺术主题民宿、健身快乐骑行大本营;看到正在建设中的下苑村艺术博物馆等等,我们对下苑村未来的发展愿景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同志们发自内心地感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产业振兴则村振兴,产业强则村强。下苑村不愧是昌平区唯一的“百千工程”全域示范地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下苑村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