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鸡蛋和溏心蛋也能吃?吃之前要明白这些道理
最近网上很多人在讨论生食鸡蛋的问题。有些专家说,生食鸡蛋的营养价值不如熟食鸡蛋高。也有专家说,生食鸡蛋有安全风险。
但是很多消费者说:我在吃寿喜烧的时候用生鸡蛋蘸着涮肉吃,真的特别滑爽好吃,还感觉胃里很舒服!也有人说:西方人做甜点的时候常会用到生蛋清,口感特别细腻好吃。还有人说:我家乡有偏方,嗓子肿了喝点生鸡蛋,消肿效果很好......更多网友认为:生鸡蛋我可以不吃,但溏心蛋的美味我真的不能放弃。是不是只要蛋清熟了就可以,蛋黄不凝固也没问题?
实际上,这个话题,涉及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每个专家答复的重点不一样,所以说法也有所不同。
第一个问题:吃鸡蛋时的食品安全。
鸡蛋是从鸡的泄殖孔里生出来的,蛋壳极易受到致病菌的污染,特别是沙门氏菌这种致病菌。欧美常有大批鸡蛋因为污染沙门氏菌,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而被召回或销毁。
沙门氏菌感染可不是小事,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炎症状,重则出现全身感染,疲劳虚弱、寒战发烧、肝脾肿大乃至菌血症。
因此,我多次在电视节目和科普文章中提醒消费者,对于没有经过蛋壳消毒的鸡蛋,一定要非常小心。打鸡蛋之后蛋壳千万不要乱放,要直接扔进厨余垃圾桶。摸了蛋壳之后,也要马上用洗手液和流水来洗手。
生食鸡蛋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相关标准,但已经有企业按照日本同类产品的生产程序推出了可生食鸡蛋,而且已经被部分消费者所接受。
按这些产品的介绍,可生食鸡蛋的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鸡蛋受到致病菌的污染:鸡蛋生出来的时候就没有致病菌污染,鸡饲养的环境和饲料中也没有致病菌污染,然后包装运输过程中也不能有致病菌的污染。当然,实现这些要求,的确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这类产品是否能达到安全标准,目前还没有国标,也没有强制性检测。由于专家不能给企业的鸡蛋品质打包票,所以发言通常都会比较谨慎。多数专家建议,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鸡蛋做熟吃比较好,特别是婴幼儿、孕妇和病人。毕竟从世界范围来看,因为吃生鸡蛋相关产品或美食,出现沙门氏菌感染而入院的人,每年都为数不少。
可生食鸡蛋并不承诺含有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们的主要优势是食品安全特性。
不过,即便买来的是合格的可生食鸡蛋,确实能达到企业宣称的各种标准,也要避免后续的污染问题。
比如说,超市最好把可生食鸡蛋和其他未经消毒的普通鸡蛋分区销售,可生食鸡蛋的包装盒最好能有个小封条。因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有少数消费者会打开盒子,摸摸鸡蛋表面,造成交叉污染。
消费者购买之后,如果把可生食鸡蛋和生鱼、生肉、生蔬菜等放在一起,有可能会发生交叉污染,从而使蛋壳沾染到有害细菌。在超市装袋时,就要把它和生食物分开袋子。回家之后,要及时冷藏,而且在冰箱里要和非可生食的鸡蛋分开存放,和各种生食物分开存放。
此外,在吃生鸡蛋之前,也要先洗干净手,再去打鸡蛋,因为我们的手也可能会被致病菌污染。搅拌蛋液的碗筷也是必须保持洁净的,不能接触过生的食物。
如果企业的产品品质可靠,后续各方面也都能做得很好,能尽量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那么生鸡蛋是可以偶尔享用的,溏心蛋就更没有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鸡蛋是一种价廉物美又容易烹调的食物,是自然界的营养恩赐。它是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又含有人体所需的 12 种维生素。除了维生素C,其他所有维生素都能在鸡蛋中找到。
中国人的维生素A摄入量普遍不足,而鸡蛋黄是维生素A的良好来源。鸡蛋黄中同时还能提供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以及维生素B1、B2、B6、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B12等。
此外,蛋黄中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加上其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2,都对眼睛的健康非常有益。
顺便说一句,如果吃鸡蛋时扔掉蛋黄,那真是太暴殄天物了。绝大多数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保健成分都在蛋黄里。
不过,鸡蛋中的蛋白质,只有在做熟了之后吃,生物利用率才能达到95%以上。如果吃生鸡蛋,那就只有一半左右了。
这是因为,生蛋清中含有多种妨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成分。比如卵黏蛋白就会抑制人体内蛋白酶的活性,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同时,生蛋清中还含有抑制维生素生物利用的成分,其中最有名的是「生物素结合蛋白(avidin)」,它一旦遇到鸡蛋黄或其他食物中的生物素,就会和它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体无法吸收利用生物素。
生物素作为一种B族维生素,之所以默默无闻,就是因为它不那么容易缺乏,而且它在烹调加工中损失不太大。如果其他B族维生素不缺的话,通常我们不需要担心生物素缺乏。制造生物素缺乏的最好方式,就是长期吃生鸡蛋清。缺乏生物素会掉头发,还会出现皮肤损伤。这些妨碍营养素吸收利用的蛋清成分,本身也是蛋白质。在加热变性之后,它们就会失去妨碍消化的作用。所以,健康人都可以轻松获取熟鸡蛋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总之,如果你吃鸡蛋的目标是为了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那么吃熟鸡蛋是正确的,至少蛋清要凝固。
蛋黄是否凝固倒是不重要,因为蛋黄即便生吃,其中的营养素也是能够被人体利用的。如果不考虑安全性的话,蛋黄加热时间短一些甚至更好。因为蛋黄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和磷脂,它们在长时间受热后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卵磷脂和胆固醇都是建设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大脑细胞的重要成分。但氧化胆固醇和氧化的磷脂就不利于健康了。
所以,吃溏心蛋本身不是个坏习惯,对获取鸡蛋中的营养是有益无害的。关键是要保证食品安全,避免致病菌的危害。
第三个问题:保健食疗作用。
虽然生鸡蛋的营养素利用率比较低,但如果你吃鸡蛋的目标不是获得营养素,而是其他食疗作用,那么可能需要用到生鸡蛋。
本公众号此前已经有文章解释过,吃生蛋清虽然不利于营养价值,但可以获得其中的一些抗氧化蛋白质成分。蛋清中的溶菌酶、卵黏蛋白、卵转铁蛋白、抗生物素蛋白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抗菌的作用。
生吃鸡蛋的时候,这些蛋白质有可能在通过咽喉时发挥抗炎作用,也可能因为其固有的抗消化酶性质,进入到肠道之中,起到调整肠道菌群从而压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同时,鸡蛋黄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对保护黏膜健康也是有帮助的。民间有喝冲鸡蛋、鸡蛋茶乃至生鸡蛋来给咽喉消炎的做法,如用热茶冲鸡蛋、用绿豆水冲鸡蛋,或者用热水冲鸡蛋等,有可能是基于这样的道理。
但是,这种食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最为合适,如何操作才能获得足够的疗效,其中的细节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阐释。故而这里并不推荐大家经常使用。
如果确实要使用这种食疗方法,可以不考虑鸡蛋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但是必须要保证食品安全性,避免引入致病菌。否则,炎症没有消除,再加上细菌性食物中毒,那就很麻烦了。
第四个问题:美食习惯和口感享受。
很多人爱上生鸡蛋的口感,是因为吃了日式料理的「寿喜烧」。肉片在生蛋液中涮一下,或者做甜点时加入生蛋清,并不是为了增加营养,而是改善口感,吃起来更加滑爽。
实际上,偶尔吃一次生鸡蛋,还不至于带来生物素缺乏问题。需要连续吃半个月一个月的才有那种风险。当然,也不至于带来蛋白质缺乏问题(吃寿喜烧的时候吃了那么多肉......)
日本人有生鸡蛋拌纳豆配米饭的吃法,大部分中国人感觉难以接受,但这种吃法也没有造成严重的营养缺乏问题,毕竟日本人也不是天天、顿顿这么吃的。
偶尔为了美食而吃生鸡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食品安全这一项了。所以餐饮店和甜品店必须做好生鸡蛋原料的细菌管理,为消费者的健康负责。
总之,很多问题,包括要不要吃可生食鸡蛋的问题,并没有一个一刀切的标准答案,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大部分时候,我们必须权衡利弊。在安全和营养之间,在安全和美食之间,在营养和美食之间......反复地纠结。此外,还可能需要为品牌鸡蛋的价钱而纠结。
最后总结一下:
1 可生食鸡蛋类产品,只是在食品安全这方面有优势,并不代表其营养价值更高。但是制作这种鸡蛋会增加生产成本。
2 如果你吃鸡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蛋白质和维生素,而且日常习惯于熟吃鸡蛋,那么购买可生食鸡蛋的性价比较低。
3 如果确实想吃生鸡蛋,那么可以选择可生食鸡蛋。但还要注意,在购物后、储藏中和烹调过程中避免接触生鱼生肉生蔬菜,以及其他可能带有致病菌的食物,以便避免交叉污染。
4 由于蛋清中含有天然抗营养成分,蛋清没有受热凝固时,蛋白质消化率较低,维生素利用率低,特别是生物素这种B族维生素不能被人体利用。
5 生蛋清中含有多种抗菌、抗氧化、抗炎的蛋白质成分。它们加热后会失去生物活性。
6 只要蛋清受热凝固,即可保证鸡蛋的营养素利用率。蛋黄不凝固不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甚至,减少蛋黄受热,有利于避免其中胆固醇、磷脂、脂溶性保健成分的氧化。
7 对溏心蛋的各种担心,主要是因为食品安全考虑。怕加热不够,不能消灭所有的致病菌。然而,因为蛋清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致病菌穿过蛋清进入蛋黄的可能性较小。制作蒸煮蛋或水泼蛋时,即便蛋黄没有完全凝固,致病菌的风险也并不高。
8 如果偶尔吃生鸡蛋,为了食疗而吃,或者为了美食而吃,就不要顾忌营养成分的问题了。最重要的是保证食品安全。
9 再贵的鸡蛋,也就3块钱一个,比一盒薯片便宜,比一包饼干便宜,比很多甜饮料便宜,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营养价值比它们高多了。所以,如果你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鸡蛋自由」的程度,就不用太纠结了,买得起就买好了。但是,请做到第三点的要求哦!
(摘自微信公众号: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范志红:头条号签约作者,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