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日期:2025-05-15
来源:
邢玉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委员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抓好粮食生产,为确保粮食安全再次做出深入阐述,科学部署。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必须继续巩固拓展。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几十万吨粮食,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习总书记强调“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环境日益趋紧粮食增产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些地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较严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突出底线思维,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必须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农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落实好“农田必须是良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农田,为稳定保障粮食产能进一步夯实基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消费需求,让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牢,吃得越来越好,更好地夯实我国的粮仓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