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房子、车子和机子

房子、车子和机子

 

 

改革开放亲历之二
在母校66年的历程中,我经历了后54年,其中包括改革开放的40年。
学校早期的独特之处:一是按毕业届别命名年级;二是家属宿舍叫“栋”,学生宿舍叫“斋”。到1965年,共有18栋家属楼(13-18栋是教授楼)。单元房中,有不少是两家合住。单身职工主要住1-8斋,其中3斋一直是校医室,4斋三层曾作为招待所,武装部多年驻扎8斋西段一层。学生则集中住在9-16斋中。工人家庭大多住在西平房(高教书店与加油站之间)和北平房(25栋一带),还有的住9斋地下室。
1969-1972年,尚未分配的69和70届同学先去河北迁安建设矿山,后又分别搬迁至外省的五个冶金企业,1970年7月直接“发配”到工作单位。部分教职工也离校出京,江西干校→昆明工学院→河北安平干校。他们之中,有单身青年,有夫妻二人,甚至还有带着孩子的一家三(四)口。那时,也有住房很困难的(3代6口11M 2 ),但处于非常时期,对住房问题无暇顾及。
1972年,钢院开始招收学生,于是从干校召回了一些教工,在本市录用了一批知青和复转军人,并着手从校外招聘教师。1973年,毛主席、周总理怜惜数以万计的“牛郎织女”。二十年来,钢院相当多教工的配偶在外地,不少人因此得以进京。从1975年开始,每年都有不少学生留校、结婚、生子。学校的房子马上就紧张起来了。各个家属楼拥挤不堪,1-16斋几乎没有哪个楼不住家属的。1-8斋和16斋除了特殊用途的房间外,都住满了妇孺、老人。16斋房间大一些,还有公共厨房。其他楼就更挤了。
我有幸回到北京,在4斋二层居住了12年。我们楼里基本是每户一间房。每家门口一座火炉、一张小桌。楼道里堆满了搬迁箱、蜂窝煤和乱七八糟的杂物,两个人迎面走来无法错身。每天早晨排队倒便盆儿。刚会说话的孩子就学会了厕所敲门:“有人吗?”寒冬时,楼道里温暖如春。盛夏时,进入楼道便“被”洗桑拿。耗子大白天常来串门。有一次,我借来崔万兴老师家的小猫,它俩相了相面,然后分道扬镳。一家炒菜,全楼闻味儿。边茂琴曾给我念《天安门诗抄》。小邓生病时,杨莲隐给她包饺子。我家孩子一岁半时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大人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后来,陆(国市)大大蹬着桌子、趴在天窗上一步步指导她。孩子三番五次地修正,终于扳开了碰锁。我们真是拥挤并快乐着。
《邻居》剧组曾想在我们楼拍电影,但没有一间存放摄影机的空屋子,只好回摄影棚搭景。我妹妹从黑龙江探亲路过北京、侄子和外甥来度暑假,都是胡尧和老师帮着在单身宿舍找住处。
那时,家具都是公家的,私有财产只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都凭票供应。学校年轻人多,票很紧张。那时大家工资都不高,很多家庭都凑不齐三件。在我们这一层楼,除了赵俊华老师家组装了一台9寸电视机外,半导体都很少。因为偶尔会停电,每户的必备家用电器还真的都是手电筒。
1975年,学校在停滞了10年之后,建成了19-22栋。经过几步腾挪,老职工的住房略为宽松。感谢校领导把第一批煤气罐发给了筒子楼,使我们楼道的温度有所降低。1978年,23栋、24栋竣工,90多户住进了新房。可仲 老师联系到一台从商店退回工厂的牡丹牌9寸电视机,209元,不要票。我买回来以后,用换煤气罐的钩子挂着箱子,骑28男车运到西苑,让它先“治病”后“效力”。邓小平访问日本时,邀请邻居们来看电视。女孩儿们脱掉鞋坐了一床,地上高高低低坐了一片,门里门外的人站着看。11M 2 的面积,居然有20多人看到了那天的重要新闻和影片《狐狸》。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学校职工宿舍的建设登上了快车道。1979年25栋,1980年26、27栋,1981年28-31共四栋,1982年32栋,1983年33栋。这9栋楼大大地缓解了群众的住房困难。我们4斋也松快多了。我家从见不到阳光的北屋换到了东南角。楼里有了空屋以后,开辟了几个大子女(老太太)间,楼道里的炉灶也减少了。楼里又添了几台电视和洗衣机。我家买了电风扇和双卡收录机,还能腾出房子,先后接待了两对小夫妻来北京旅行结婚。
人的欲望都是水涨船高。房子略微宽敞一点,很多人家都添置了沙发。学校根据新的政策,把各家使用的家具作价卖给了个人。咦?不知不觉,我们都成“有产阶级”了呢!
1984年,34栋入住,35栋落成,我们的机会来了。拿到钥匙后,我一天都不愿等。1985年春节前迫不及待地搬过去。九岁的二闺女一进家门同时看到了四五个门,问我:“哪个门儿是咱家呀?”我说:“都是咱家。”她高兴地跳起来:“今天我住大子女间!”结果,夜里翻身从床上掉下来。这是痛并快乐着呀。
1985年36栋,1987年37栋,1991年、1992年38栋- 40栋。全校职工的住房基本解决。平房全部拆迁。工人师傅都搬进了楼房。后来,学校又采用集资建房等多种形式,1993年1994年建成了41-44栋四个楼。1997-2001年,盖完了校内最后7座家属楼——45-51栋。九十年代末,把16斋改造成一居室单元房,加上独单楼,青年职工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在教委的关怀下,1996年静淑苑和育新花园分配给我校一批房子。1999年望京花园又批了几套。国家的福利分房和公房出售,完全解决了我校职工住有所居的问题,可谓是雪中送炭。
2002年至2004年,房管处为大家组织了嘉铭桐城、宝盛北里、观澳园和芳清园小区的商品房团购,解决了大家扩大面积、婚嫁需求等锦上添花的问题。近十年来房价翻了十多倍,证明组织团购真是远见卓识之举。
有了房子就得装修,就得购置新家具、新家电。现在有多少家只有一台电视?哪家的彩电小于24寸?哪家没有冰箱、洗衣机呢?
2003年,学生宿舍区开始全面改造。只有10斋未动、4斋和9斋加层、5斋已原地翻盖,其他建筑全部推倒重建。2005年完工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斋”也迈进了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消费观念大有转变。贷款买房的做法被普遍接受。异地购房形成一种新的时尚。父母给子女买房,儿女为父母安家的情况非常普遍。加上夫妻在不同单位等多种因素,我校职工也和全市的水平一样:平均每户两套住房。以1978年为标准来计算,每户住房面积扩大的倍数,要远远大于人口数量增长的倍数。
“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汽车越来越多。小轿车已成为北京家庭的标配。我家摇不到号,至今未能买车。但对于我这个退休老人来说,网约车似乎比私家车更方便、更划算。我们不占用停车位、不用买保险、不用年检和查体、不会扣分罚款……某一段时间如果需要频繁用车,可以租一部,比起买车的费用还是要省一些。
至于升级换代最快的“机”,莫过于计算机了!
1973年调到有色设计院。由于工作需要,让我这个三级电工改做仪表系统设计。那时,我们只有手摇计算机,用摇手柄做乘除法,用拨轮做进退位。需要对数和三角函数时先查《数学手册》,按查到的数据一圈圈地摇。正好,学校在给武钢办培训班,我可以免费旁听,但不能参加实验。王佩玲老师讲了一门算法语言课。我没见着计算机,只是一次“纸上谈兵”的经历。
改革开放前后,上级给我们两个设计院合着配置了一台电子计算机,放在钢铁设计院一个专用房间。我们在化工学院学习了程序,使用时要从军博去白广路,把需要输入的数据打成纸带,几个人一遍遍地核对修改,费好长时间。正确无误后,一眨眼的功夫,结果就出来了,精度也高多了。
没过一两年,我们设计院独资添置了一台,成立了计算中心。这台计算机体积仍然比较大,但不需要打纸带了。我们只需要提供原始数据,就能得到运算结果。
1980年,微机时代到来了。我调回钢院,职责是在自动化系仪表实验室管计算机。又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降临了!中科院计算所结合他们新引进的一款微型机开办普及推广班。这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使我得以与台式机和键盘亲密接触,尝试了程序的设计与修改。
我们教研室很想尽快开展计算机教学。但那时的计算机都是天价,花3.8万元买了西安仪表厂生产的一台“单片机”,只有4个数码显示灯和几个数码按键。电路板和元器件裸露着,既不能接收检测装置输入的数据,又不能输出对执行机构的控制信号。程序指令都必须转换成代码敲进去。总之,教学演示和工业控制都不能用。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真是神鬼莫测!没过多久,北工大引进的Z80单板机就实现了控制功能,而且价格低廉。我们教研室开始研究计算机-仪表控制系统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援了我国一批娃娃电脑,硬件只有显示器和键盘,软件有一个常驻BASIC。学校给了我们教研室两台。我分秒必争地学习,希望学生们尽早增长见识。当我能显示三角函数波形、能唱几首歌、具备演示条件时,学校又更新设备了。来了一批二手电脑,配置了无硬盘、带两个软驱的主机。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我们教研室迎来了6台   Olivetti带硬盘和软驱——名副其实——的微机,后来又配置了宽行打印机。我们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设计,深受欢迎。同学们迫切要求学习计算机知识,于是我面对全校开设了《微型机实用软件》选修课,结果堂堂爆满。那时只有机房允许装空调,还没有开设《计算机基础》课。有了《微型机实用软件》这门课的成绩,就具备 在机房工作的资格。所以,同学们个个兴趣浓厚、情绪高涨。
计算机迅速蔓延开来。各办公室、教研室陆续都配发了电脑。装上声卡能听音乐,装上解压卡能看影像,装上光驱能读光盘。很快从286→386→486,Windows结束了DOS的“行命令”方式,开启了神奇的“窗口-对话框”模式。互联网可以收发邮件,甚至远程为女大学生朱令确诊了铊中毒病症。
计算机越来越令人瞠目结舌了。千万台PC机恰如其分地“飞入寻常百姓家”。速度越来越快,存储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时至今日,掌上电脑(手机、iPad)遍及五大洲、四大洋。机器人做打扫卫生、搬运货物、辅导学习的工作都尽职尽责。网上购物、订票、视频通话等等无所不能。尤其是导航、定位,连 “XXX米处有测速拍照”都给予提示,“XX市XX酒店的电话号码”都能查到,真是赛过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
40年弹指一挥间。万事亲眼见,惊呼世界殊啊!
注:1.向54年来关心、帮助过我的所有师长致谢。
2.建房资料来自基建处和房管科,向林处长、魏老师致谢。
3.欢迎大家核对指正。
宋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