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
30年前,我曾读过一本书--《毛泽东的治学之路》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受益匪浅,泽润至今。
毛泽东8岁开始读书,28岁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立下了救国救民之志。其求学的心路历程总结如下:
去哪儿读书?韶山→东山→长沙→北京;
读什么书?经书→杂书→新书→马列书;
为什么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势不还”→“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历经20年的学习探索,始得初心,矢志不渝,终成大业。
至于怎样读书?毛泽东的见解更为独到。
1、读书要多而广,图书馆是做学问的良师益友。
因为图书馆是文化遗产之中心,是老师的老师、大学的大学。16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去省立一中读书,那里的图书有限,根本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于是就毅然退学,开始了半年的自修生活。他寄宿于湘乡会馆,每天往返3里路,去省立图书馆读书学习,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他自喻“就像牛闯进了人家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这半年的收获异乎寻常,眼界大开。只因父亲误认为不务正业而断了他的生活费,没有了经济来源,便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习5年。
众所周知,毛泽东来到北京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管理员。他不计职位卑微,月薪8元,唯一看重的就是能读更多更广更新的书。最幸运的是,他在这里遇到了恩师杨昌济,特别是在李大钊的影响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
2、读书要思且行。边读书,边思索,边实践。
在第一师范时,毛泽东曾署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个字繁体笔画之和是28)”在学校张贴《征友启事》,引用《诗经》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之语,结果如愿以偿,交到了蔡和森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在橘子洲头、岳麓山下,爱晚亭上一起读书,讨论,争辩,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民学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其实,当初马列书读得多的还有留学苏联的王明等人,然而他们只是教条主义地照搬照抄,贻害无穷。毛泽东则懂得从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最终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从而改天换地,旭日东升。
此外,毛泽东还有“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读无字之书”等等高论,留给后人足够多的启示。当你心有谜团、茫然若失、不知所措之时,就去读书,一定能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事半功倍。
如今,我虽年届耄耋,桑榆向晚,然耳边仍时常萦绕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的朗朗之音,初心无改,徜徉书海,犹醉诗画,笔墨畦径,以图老有所乐,修身健体,夕阳霞染!
(佟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