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北科大伴我共成长

北科大伴我共成长

 

 

今年欣逢北科大六十华诞,也是我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钢院工作的六十周年。

我亲身经历了建校第一年的清华生物馆时代。1953年秋开始在满井村逐渐建立起来了如今的校园。我见证了一幢幢楼、厅、馆、所的建立,看着教工宿舍拔地而起,看着学生在学校快乐地生活,还有那些花草树木茁长成长,这一切都令我感到欢欣雀跃!

建校初期的“元老级”教工中,目前在校者大有人在,对全校发展情况了解得更全面,不必多述。孙一康同志和我是当年机械系建系第一年中仅有的两名任课助教,回首往夕我则是长期任教于机械系的唯一教师,因此让我回忆机械系的往事为系史、校史,义不容辞。

52年建校伊始,机械系和冶金、采矿、材料等老专业大不相同,没有教师、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可谓从零开始。清华生物馆时代只有孙一康和我两名助教。建校55周年时,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从零开始的机械系”的文章,刊登在校报 2007530的第四版。有兴趣的可参阅校刊。这里在该文基础上,侧重在几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师的成长状况做一些回忆。

“赶鸭上架”的讲课任务,促进了刚毕业助教的成长。由于新建系没有有经验的教师,这些新分配来的助教,一开始就面临独立讲课的硬任务,只有勤奋、刻苦,别无他路。当时,晚上是第三个工作单元,很少能在晚12时前睡觉,星期天也大多为此。到清华走读听课,当时缺乏公共交通,有自行车的也为数不多,多数人步行往返,午餐有时只能以主食和开水充饥。

53年秋由清华迁来校园,学期开始是在工棚内上课和用餐,在飙风满面砂,下雨一脚泥的艰苦环境中度过。当时师生的勤奋精神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这种精神促进了学校和师生发展成长。

机械系5253年新来的助教,多数分配在机械设计、原理、制图和金属工艺学等技术基础课性质的教研室,这也有利于锻炼教学基本功。参与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的建设,承担教材编写……都为全面锻炼教学基本功创造了条件。经过30年的成长,到80年代初期,机械系已培养出多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上述几门课程都有一至几名在国内同行中知名的教师,他们活跃在各种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上。集中反映师资水平的公开出版教材,也可说明机械系的实力。高教、机械、冶金等几个大出版社,都有我校主编的上述几门课程的教材出版,尤以高教、机械出版社出版的为多,并且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此期间我也得到锻炼成长,1980年以后经常有机会应邀参加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及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做有准备的发言,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后来有幸于1982年收到由教育部何东昌部长签发的正式聘书——聘任于教育部机械基础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我和物理的 李化平 老师是我校建校以来,第一次接到这类聘书的教师。当时张文奇院长和刘少华书记都很高兴,并给予了鼓励和帮助。

此后直到90年退休前,在受聘的岗位上,我又为全国的《金工》课程建设及改革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诸如起草并参加审订课程统一教学大纲,制定基本教学要求等全国指导性教学文件,制定教材出版规划,参与优秀教材的评选等。我主编的《金属工艺学》高校使用教材,也于1984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每年一次的到全国工科高校做课程调研,都会受到有关院校领导的欢迎,为扩大学校的校誉,做出应有的努力。90年我退休后机械学院院长 罗圣国 教授受聘下一届委员, 老师退休后,校长助理 翁海珊 教授聘再下一届,并进而担任课委会的副主任,她(他)们为扩大学校影响,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90年退休后,我仍在这个领域中发挥余热,如参与北京市高教学会下属的市金工研究会每年的年终总结会;至今都经常应邀参加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有关高校的(金工)重要学术活动;担任国内名牌高校教师晋升教授,副教授的论文的评审人等。其中仅为清华大学教师担任评审就有16次。今年420日是清华大学《金工教研室》成立50周年纪念日,我们已接到邀请。总之,我们仍在继续为扩大北科大的影响作出努力。

祝愿北科大的未来鹏程万里,日臻辉煌。

(陈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