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为前辈树碑立传

为前辈树碑立传

 

 

作为晚辈,最近几年为前辈刘之祥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为刘之祥发现攀枝花铁矿正名,另一件是为刘之祥出一本文集。前一件事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已取得较大进展。另一件事是编撰的《攀枝花铁矿发现人刘之祥及其学术研究成果》一书即将出版。
经过五年工作,大致理清了刘之祥一生的活动轨迹,以及他八十五年的人生价值。发现攀枝花铁矿,确立了攀枝花钢铁公司和攀枝花市自然历史的原点,这是他对国家、对人民做出的突出贡献,也是他人生路上的一座丰碑。上世纪60—70年代,他在特殊历史时期极为困难条件下,连续十多年时间,汇集资料,研究并公开出版了《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著作和论文,极大地开拓了我国采矿事业发展的新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成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研究的开山之作,他本人成为这个研究领域的开创人。刘之祥在北洋大学后期即成为采矿学界资深教授,转入北京钢铁学院后,在解放前后教育方针发生根本变化、我校各专业亟待建立教育秩序的转折时期,他一人承担了采矿专业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在三、四年时间内赶写出至少四门课程的讲稿。教育部院系调整明确,我校采矿专业承担金属(包括黑色和有色)矿床开采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而刘之祥始终承担金属矿床开采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他在取得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起并组织其他四所院校共同编写《金属矿床开采》教材,最后经他修改并定稿,分别于1959年由冶金出版社和1961年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修订版)。修订版标明“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这部著作既是一部教材,也是一部融解放前和解放后十年我国金属矿床开采技术和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册,550 多页,作为一部全国高校通用的工科类专业课教材,算得上是一部巨著。本书也为金属矿床的地下开采和地上开采两本教材提供了范本。刘之祥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是发起人、组织者、撰稿人之一,是最后修订和审定者。用现已规范的方式表述,刘之祥应是这部著作的主编,这部著作也成为刘之祥在学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作。他在这部著作中的贡献以及在学科领域中的其他成果,不仅在我校而且在全国确立了新中国金属矿床开采学科理论发展奠基人的地位。刘之祥对我国古代矿业发展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他的成果于1956年发表,而其他人同类成果的著作始见于1980年。
五年期间感受到的酸甜苦辣也不少。为刘之祥发现攀矿的史实正名,实质上是一场是否尊重历史文献资料、是否尊重历史史实的争论。对方是一级权力机构,面对的是经过近三十年打造的既成现实,而我们作为个人、家属想改变这个状况,困难可想而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整天脑子塞得满满的,有时整夜睡不着觉。文集的出版也遇到许多难解之题。为了确定刘之祥在金属采矿学科中的地位,在两年多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希望找到公开出版的与学科理论发展相关的有分量著作,但希望落了空。为此还特意咨询过老先生。书稿发给出版社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晚辈终于在一个旧书网站发现不同年份两个出版社分别出版的《金属矿床开采》一书。为确定刘之祥在这部著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特请教了时任刘之祥助教的刘华生教授。他很慎重,又向任天贵等四位教授征询,五位教授一致确认,金属矿床开采这门课始终都是刘之祥讲授,《金属矿床开采》这部教材也由刘之祥教授参加编写。我手上有刘之祥讲授这门课的几摞讲稿,我认真对照了公开出版的该著作“前言”和“绪论”,发现指导思想、使用的史料和他的《中国古代矿业发展史》完全一致。1961年版的“再版说明”明确,由刘之祥对原版“进行了审查和修订后再版”,加之五位教授的一致确认,刘之祥在这部著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以至他在采矿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理论发展奠基人的地位,得以证明。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像是从沙漠进入了绿洲。
历史的发展像涌浪,像爬坡,在前进和上升中,不同领域都会涌现出创造性群体。刘之祥就是解放前后这个大转折中采矿学科领域出现的一个代表。树碑立传,就是要把不同领域的智者、勇者们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记录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这五年实际上就是个记录员。可喜的是我校这项工作已经在有组织地开展,衷心希望共同努力,把我校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传承下去。
附:刘之祥教授简介及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过程 (编辑摘自北科大新闻网)
刘之祥,1902年生,河北清苑人,民盟盟员。1922年考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转采矿专业本科学习。1928年至1929年开滦煤矿实习生,1929年留校任教。1937年9月至1939年初任青海金矿探矿队长。1937年随北洋大学内迁,1939年任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副教授,之后到会理铜矿任工程师,1940年初任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及总务长、教务长、采矿系主任等职务。1945年12月至1947年7月先后到英国皇家采矿学院、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进行考察和研究,后回北洋大学任教,任采矿系教授、系主任、采矿研究所所长。1948年底任北洋大学临时维持委员会副主席,后兼代理工学院院长;1949年初任新组建的北洋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教学和研究职务不变。1952年院系调整,刘之祥教授随北洋大学矿冶学科一起调入新建的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担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工会主席,采矿系教授等。1956年经教育部批准确定为三级教授。刘之祥教授在采矿史及冶金史、海洋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采矿学科理论发展及采煤、冶金、石油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1940年5月至7月,刘之祥受委派对宁属北部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他只身进入极度荒凉和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初步探查了这一地区的地貌特征、地质结构,探明了储藏的金、银、铜、铁、煤、石棉、云母、瓷土等多种矿产资源,考察了该地区资源的初期开发情况。1940年8月17日,刘之祥带队从西昌出发,用87天的时间,行程1880多公里,途径盐源、盐边等西康省多县和云南省丽江、永胜两县,用地质调查仪器,对沿途地质矿产进行了测量、勘探、调查,11月11日回到西昌。其中,9月5日,刘之祥一行到达盐边县攀枝花地区,傍晚在当地保长家院子里发现两块铁矿石。9月6日早晨,刘之祥等来到尖包包、乱崖、硫磺沟等山峦,发现了多处铁矿露头,并初步预测了铁矿石储量。带回西昌的矿石标本经化验,确认为含钒、钛等多金属磁铁矿,从而揭开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面纱。1941年8月,刘之祥用了十个月左右时间整理资料、绘制地质矿产图,向社会公开发表两次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吴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