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魔都起航,爱达世界——乘“爱达·魔都”号邮轮有感

刘瑞华

春风吹绿草木,吹柔溪水,吹展眉心,又是一个春暖花开季。小梦想,大视野。2025年3月2日我带着好奇、带着探究,着成团的游客登上了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顺利开启海上之旅。

我国首艘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4年元旦开启首航。“爱达·魔都号”船体的外观涂饰从敦煌壁画艺术中采撷灵感,以“丝绸之路”为主题,选取中式美学的敦煌飞天及天女散花,将经典的颜色与灵动的线条融为一体,创新演绎东方文化韵味,通过“奇幻缤纷的魔力、文化交融的魔幻、潮流时尚的摩登”为游客打造海上美好假日体验,传递“邮轮·让生活更精彩”的理念。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女士受邀担任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启航大使,祝福邮轮平安顺利!

“爱达·魔都号”邮轮有15级楼层,包括二千多间客房,可载5200多客人,14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船员为邮轮服务,非常国际化;和他们交流了解到许多船下不为人知的工作,小船舱,大世界。我们在邮轮上的“大都会剧院”观看了歌舞秀“魔都Magic City”,欣赏了全新的艺术歌舞剧《马可波罗·丝路情缘》;穿梭于依托清华美院资源优势打造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长廊,不仅有精美的创意作品,更有来自敦煌的壁画,有幸参观了《念念敦煌:数字敦煌走进爱达邮轮》艺作展;爱达广场有船长签售&合影活动,有小提琴、琵琶古典音乐独奏合奏、夜上海交谊舞会;海滩俱乐部的“百乐门音乐之声”,魔都海上市集,燃脂健身、照片墙廊,以及庭院水疗中心、水上乐园等休闲设施,特色餐厅品尝中西方美食,极大丰富着游客们的船上生活,享受着“爱达·魔都号”独特的东西方文旅交融之海上旅行。

登上甲板,临水而立,海风吹散长发、吹起衣襟,凝眸远眺,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廓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那泛起的阵阵浪花,飞溅着拍打着船体,不由得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是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一片汪洋都不见;是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港出发地,即“八·一三淞沪会战”地——昔日上海军民浴血抗战的主战场。在等待登船出发的日子里,我们参观了近吴淞口码头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日军以租借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开始历时三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日本援军的巡洋舰、驱逐舰等在海上横冲直撞,还想换上小舰艇掩护陆军向宝山吴淞发起猛烈攻击,中国军队同仇敌忾,顽强抵抗,打退日军数次冲杀,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拼搏,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梦。《淞沪战歌》浮雕墙、《汇聚》胜利之火等艺术装置,映脑海入心间,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淞沪会战”是全中华民族的抗战。历史的启示与时代的警醒,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就是“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在“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奔赴强国之约。前行的邮轮到日本长崎岛下船,在蒙蒙细雨中参观了“和平公园”(原爆点旧址),各国送的多姿雕塑见证历史,山海共语,祈福和平。

返回港下船了,再仔细观察“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那个以“海上画卷”为设计理念,以“东方之睛”为形态概念,足以具备“四船同靠”能力,截至3月10日,国产首艘大型国际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第100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商业运营航次,服务超过35万国内外宾客,多维度构建独具特色的“邮轮+文化”的创新文旅邮轮体验。我的邮轮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邮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海上世界,吴淞零点,炮台烽火,江畔流影,百年焕新祝福祖国山河壮丽,国家昌盛,民心振奋,人们生活如春风拂面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