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缅怀革命先烈李大钊

孙美霓

1927年4月28日革命先驱李大钊遇害,冯玉祥将军在北伐途中,在潼关召开了追悼大会,全军戴孝哭泣。冯玉祥在电文中说:“李大钊同志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又为北京政治分会委员,在北方指导国民革命运动,是最忠实、最努力和最有力之领袖……李同志一死,北京革命工作失了领袖,本军亦受极大的影响。”

哭泣的国民军队伍中就有我的父亲孙桐萱将军。如今98年过去了,作为国民军子弟的我,重温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对革命先烈李大钊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李大钊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在大革命时期不仅发动学生、工农运动,还把冯玉祥的部队从直隶军阀中分裂出来,培养成一支革命的队伍。1924年,他按照共产国际及党中央的要求加入国民党,负责北方革命工作。他对这支部队进行启蒙教育,讲俄国的“十月革命”,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国民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纲领,及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主张。派几百名共产党员到国民军中去工作,例如:邓小平、刘志丹、陈延年等。联系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对国民军进行军事援助,并帮助部队制定方针策略等。

当赤化的国民军与各路军阀在南口大战失败后,李大钊督促赴苏考察的冯玉祥回国,进行五原誓师。全体官兵进行国民革命,实行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配合广东革命军完成北伐。全体官兵集体加入国民党。至此,“南口大战”成为广东革命政府北伐战争的北方战场。

北伐完成后,冯玉祥被蒋介石淘汰出局,冯的部队沦为蒋的杂牌军。但不乏保留了爱国为民与共产党关系密切等作风。有的将领加入了共产党,有的就像我父亲孙桐萱成为了爱国民主人士,这都与李大钊的功绩是分不开的。缅怀英烈、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强国建设而努力。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