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难忘故乡夜晚

离开故乡已有几十年了,但夏冬农村的夜晚还使我常常想起。一个是极热,一个是极冷,但只有这两个季节的夜晚,才是人们有时间聚集聊天和休闲的时候,而春天和秋天则是农忙的时候,晚上也不得闲,有时要忙到大半夜。

那时农村没有电、也无电视手机一类的东西,一到晚上黑漆漆的一片,每月只有几天的月亮天,平时只见星光和土坯房微弱的油灯闪烁。尽管如此。人们吃过晚饭,特别是夏天,村庄的大街上都是一堆堆的乘凉人群,街里街坊或三五一伙,或七八一群聚到大街上休闲聊天,年幼的孩童躺在麦草垫子上,仰望星空,数着星星,大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慢慢悠悠摇着蒲扇,为孩子们驱赶着蚊虫、扇着凉风。满街乱窜的大孩子们玩着捉迷藏,穿行在人群中。还有些胆大、调皮的孩子,则瞒着大人偷偷跑到满水的湾坑里去游泳玩水,着实让大人们着急上火。而水塘边,这一凉爽之地,更是热闹,一坐就是几十人,大家天南地北、奇闻怪事无目的闲聊着,池塘里还有扑通扑通的游泳者,有的干脆铺个草席躺在池塘边,直到夜深人们才散去。几个较大一点孩子,有时趁着夜色,偷偷走出村外,溜到生产队的瓜田里,偷摘些西瓜、甜瓜和黄瓜一类能生吃的东西,尽管这些东西尚未成熟,依然吃得津津有味,但常常被看瓜人发现,并被追得四散逃跑,看瓜的人也不是真追,因这些都是集体的东西,偷瓜的也都是街里街坊的孩子,即使追上逮住,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只是吓唬吓唬罢了。夏天也是抓知了猴的时候,天一黑下来,大树底下孩子们拿着瓶子、布口袋或脸盆,去捉刚出洞爬到树身的知了猴,有时一棵树上一次可捉十几只,几十棵转一遍可捉几十只,再转一遍又可捉几十只,我晚上曾捉过上百只,满满一大脸盘。捉回的知了猴,洗洗全部倒入咸菜缸内腌起来,腌过几天后,把知了猴放入锅底热灰中,烤焦烤熟后再吃,咸香扑鼻,真是一种美味。但当时还不知这种东西有如此高的营养价值,只是吃着好玩而已。这些知了猴一旦长了翅膀,就变成在树梢上鸣叫的知了,再捉它们就变得极难了,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立刻停止鸣叫并快速飞走。但在夜晚捕捉它们却很容易,那就是在晚上,在知了较多的树下,点起一堆柴火,然后爬到树上,猛烈晃动树冠,满树的知了就会叫着飞起,纷纷扑倒在火堆旁,落在地上知了就可用手容易捉起。有时用这种方法可从一棵树上捉几十只,但这些会飞的知了,我们从来不吃,都喂了鸡鸭。

夏天的夜晚虽然有趣,但被蚊子咬得很痛苦,尤其是雨水多的夏天,夜晚的蚊子多得很,常常搅得人不得安宁,用烟熏,用药喷都无济于事,因土坯房到处是孔洞,防不胜防,一个夏天都深受蚊蝇叮咬之苦,这也是我讨厌夏天的缘故之一。

而冬季的夜晚,是我最喜欢的,一是地里的农活基本结束,人们整天都闲下来了,有大量空闲时间串门聊天。在当时的农村,照明仅靠几盏煤油灯,油灯也大都被妇女占用,她们要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或纺线。大家打发时间的方法就是串门聊天,有时晚上一屋子人,大家有说有笑,家长里短,村里乡外,整个晚上话题不断,直到主人欲睡,串门的人们才散去。冬天夜晚,村里还经常请评书艺人和打鼓快板艺人来村演出,有时一个冬天连续演半月、二十天的。还有县里电影放映队一月一次的巡演,再加去邻村听书看电影,整个冬天夜晚觉得很充实。当时冬天的夜间活动,除串门聊天,大部分时间在露天,虽然天气寒冷,人们仍乐此不疲,一点都未感到痛苦,那些寒冷无光的冬夜依旧令人难忘。

离开农村已有几十年了,又一直生活在城市中,每到夜晚,城市灯光璀璨,流光溢彩,夜晚生活与白天一样,丰富多彩。但我对此却提不起兴趣,反而经常怀念起以前故乡那蚊蝇叮咬的夏夜和寒冷无光的冬夜,并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明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