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自信自强、科技创新,踔厉奋发、勇毅智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但是美欧等西方国家对我们技术封锁,拒绝合作,我们怎么办?只能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信自强、踔力创新,脚踏实地的走自己的路。

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源头创新,否则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是在别人院子里建大楼。在建设“幸福中国”、“工业强国”的路上,我们必须丢掉幻想,脚踏实地做好源头核心技术创新,自立自强地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

一、卫星通信技术

1.为什么需要卫星通信?

手机,已经串联起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环节,我们随时随地拿出手机,都能畅快地上网。这一切是如此地理所当然,以至于我们甚至想不到这样不可思议的问题:移动通信网络真的无处不在吗?

我们都知道,地球虽然叫“地”球,但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球,因为陆地面积只占29%,海洋面积占到了71%。而移动通信网络仅仅覆盖了陆地面积的20%;相比之下,海洋的网络覆盖率就更低了,只有5%。总体算下来,移动通信网络只覆盖了全球不到10%的面积!

海洋里住不了人,网络没有覆盖好理解,陆地上的覆盖率为什么这么低?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了。

全球人口密度图image.png

原来,陆地上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不多。移动通信网络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大多是沙漠,丛林,冰原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是,海洋上有各种各样的船只需要上网,陆地上人迹罕至的地区也不是完全没人去,这些边缘地带的通信需求该如何满足?此外,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往往导致断电、断网、断路,使救援工作困难重重。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如何打通救援生命线?上述问题的本质是:怎样建设一张覆盖全球,不受地面环境限制的通信网络。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天空,这就是“卫星通信”。

2.如何实现卫星通信?

“天”和“空”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空”指的是地球表面到大气层之内的高度范围,通过气球、飞机、飞艇等航空器可达;而大气层之外的空间,才可以称之为“天”,一般需要通过火箭才可到达。“空”和“天”一般以海拔100千米为界,再往上就是地球外部的茫茫宇宙了。

能实现“上天”的通信载体,就是各式各样的通信卫星。卫星轨道的高低一般分为低轨、中轨、地球静止轨道和高轨。

低轨(Low Earth Orbit,LEO):距地面高度低于2000千米的卫星系统。由于低轨道卫星离地球近,有着路径损耗小,传输时延低(一般小于10毫秒)的特点。

中轨(Medium Earth orbit,MEO):距地面高度2000km-35786Km,传输时延一般小于50毫秒,虽大于低轨道卫星,但覆盖范围也更大。当轨道高度为10000Km时,每颗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23.5%,因而只要少量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

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距地面高度35786km,GEO卫星运动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相同,因此从地球上看这些卫星是相对静止的。理论上,用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可以实现全球覆盖。但是,同步卫星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就是轨道离地球太远,链路损耗严重,信号传播时延一般为250毫秒以上,远大于低轨卫星和中轨卫星。

高轨(High Earth Orbits,HEO):距地面高度大于35786km。此外还有椭圆轨道等,相比于前面几种,这些技术的应用较少。相比之下,低轨则离地面非常近,可容纳的卫星自然就少得多。

要采用卫星来实现远距离无线通信,频谱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容量的需求,卫星通信使用的频段从中频L、S波段到Ku、Ka,再到毫米波一路向上,频率越来越高,带宽也越来越大。卫星通信频段和空间轨道资源一样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国际原则是“先登先占”的使用模式。目前低轨卫星的主要通信频段(Ku 和 Ka)已趋于饱和。

3.卫星通信的架构和终端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

空间段指的主要就是天上的由多颗通信卫星组成的星座,以及卫星之间的通信链路(ISL,Inter-satellite Link,也叫星间链路)。

地面段主要包含地球站(也可称作网关),以及业务控制、监控管理、时间注入等辅助部分。地面网络的传输、核心网等网元也可以看作地面段的一部分。

用户段指的是接入卫星的终端,主要包含天线(我们常说的“锅”)、信号处理并提供网络接入能力的设备(如路由器等)、接入网络的终端(手机、电脑等)。

农村数字连接中心(来源:Starlink)image.png

从图可以看出,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均没有覆盖的地方,要实现低成本上网,只需在房顶上安装卫星天线,连接室内的路由器即可实现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终端共同上网。如果想在野外随时随地上网,Starlink的方案依然是携带小尺寸的电子相控阵天线和路由器。标准尺寸的天线功耗为50-75瓦,路由器也需供电,因此,车载电源是必不可少的。image.png

目前,虽然卫星通信设备和通信资费已经大幅降价,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很贵。

二、5G和卫星通信的融合

华为推出了支持北斗卫星短报文的Mate 50旗舰机,苹果也跟Global star(全球星)合作推出了支持卫星求救的iPhone14。这两款产品揭开了卫星通信探索消费领域的序幕。据报道,华为Mate 50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给个人定向发送文字、位置、轨迹图等信息,但内容会被审核,只有跟救援相关的信息才能被发送,而且收不到回复。

5G和卫星通信的融合具有如下特点:

1、高传输时延。GEO卫星的传输时延可达250毫秒以上(针对透明转发卫星),如此高的时延将极大地影响基站和手机间交互的时效性。因此,需要对相关协议流程进行改进或者重新设计。

2、多普勒频移。由于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相对地球高速运动的,这会导致严重的多普勒频移。地面5G系统在一般场景下要处理的频偏是非常小的,即使是在高铁等特殊场景,也仅需考虑数千赫兹的频偏补偿。

然而对于低轨卫星系统,不但需要处理几十千赫兹甚至兆赫兹级别的多普勒偏移,还有数十微秒的定时漂移。这些对于5G NTN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超大小区半径。地面蜂窝网络小区一般就几百米到几千米,超远覆盖也就到一百多千米。因此,卫星小区中心和边缘的时延差异等将更加明显,对系统定时同步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5G是同步通信系统,因此需要增强同步机制从而避免用户间干扰。

4、移动性管理。由于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相对用户是高速运动的,这会导致频繁的小区切换和重选等移动性问题。一方面,在移动性管理决策中,需要将小区的移动状态信息等纳入考量,避免不必要的切换或重选;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利用小区的移动状态信息,进行预先的小区或波束切换,减少信令交互开销。这些技术上的挑战固然棘手,但没关系,只要有需求,只要市场在,随着各路专家的不懈努力,技术总会找到出路。

5 5G和卫星通信的应用

最近,美国对中国5G技术快速发展非常担忧和害怕,采取了一系列封锁和阻挠手段,让我们明白了发展还是得靠自己,靠我们强大的祖国。那么什么是5G?对比以前的1G、2G、3G、4G技术,5G技术有什么特点?从下图一目了然。image.png

什么是5G的革命性进步呢?5G革命性进步表现在两方面:万物互联和极低时延。

1)万物互联

欧盟估计,2020年以后全世界将有250亿个设备上网。

中国预测,2025年仅中国就将有100亿个设备上网。

国际电信联盟专家说,将来全球会有7万亿个设备上网。就是每人会有1000个设备上网!包括我们的手机、外衣外裤、皮鞋袜子、帽子眼镜、桌椅门窗、电脑U盘......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所有物品都会上网。

5G之前上网的主体是人,而5G之后上网的主体是物,是万物互联,所以是一个革命性进步。现在我们家里可能都有十几个遥控器,使用起来还要寻找、区分,感觉挺不方便的。5G之后,一对一的遥控器将会消失,所有设备都会在云端进行智能的导调,将会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

5G是第一个为各类传感器、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虚拟现实等智能设备服务的网络,5G技术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颠覆性变革,它产生的影响将不亚于电力和汽车。

2)极低时延

5G网络具有极低时延。通过5G网络可以实时传送高清视频画面,医生可以通过智能医疗系统直接远程操控手术刀,为3000公里外的患者做人体手术!只要你所在的医院智能医疗系统设备连接上了5G,遇上突发重疾而恰巧当时没有专属专家医生,就可以邀请千里之外的顶尖医生实施紧急远程手术!

中国加油!

(孙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