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

 

 

 

记章守华先生几件事
一、两次赠书
1953年入北京钢铁学院工艺系金相热处理专业就读,认识了系主任章守华教授。见他一身合体的西服,帅气、儒雅,使我这个从边远地区初来北京的学生眼睛一亮。待1956年他给我们讲授金属热处理课时,那略带江南口音、层次分明的讲解给众学子带来了信心,因为大家知道这门专业课对我们今生的重要性。
1957 年,我毕业留校。从1959年开始担任热处理课的辅导(主讲为杨让教授),至1966年逐渐担任主讲。文革动乱,70年代逐步恢复教学,系里组织教改调研,我有幸与章先生一起到上海下厂收集资料,为恢复热处理课作准备。这期间章先生赠我一本书,说是美国大学里我们专业的教材。
当时,社会上了解西方科学技术和学习英语的气氛日渐浓厚。我翻开封皮一看,书名热处理原理”(Principles of Heat Treatment),作者是M.A.Grossmann(格罗斯曼)和E.C.Bain(贝茵)。章先生介绍,前者格氏为热处理领域著名学者。他在卡内基理工学院就读时曾听过格氏的课。至于后者,那是本领域公认的权威人士;就像电工学中以安培(人名)命名电流密度的计量单位,我们这个行当中以他的名字命名钢中一种微观组成物——Bainite(贝茵体)。拿到这本书,觉得它来的正是时候!
去年(2015年),在给章先生祝寿的宴会上,谈话中我记起了这本书。回家后不禁找出来看看,那上面用极细的铅笔在字里行间标注的中文词解,以及少数于空白处随笔记下的心得体会,现在连戴上眼镜都看不清了,直感叹当时何等年轻。仔细阅读序言,方进一步弄清了这本书的来龙去脉。他首版于1935年,是格罗斯曼教授讲授热处理原理课程的讲义。从年代及成熟度讲,可称世界第一部有关金属热处理的系统、科学论著。也就是说,热处理”——淬火、退火等——这门古代工匠实践积累的技艺从此被注入了现代科学理论,其意义不言自明。在出版第四版之前,格氏不幸逝世,此版由他的朋友、共事五十余年的合作者贝茵作序。在出版第五版(1964年,即我手中的这版)时,美国金属学会请贝茵做过一次全面的修订。贝氏保留了原书的内容及顺序,并增添了三个章节。由此,历经三十年的不断修订,形成了这本由美国两位顶级专业带头人合著的教科书。它的内容囊括了从19世纪末(1897,Roberts-Austen发表第一张原始”Fe-C平衡图)到20世纪中期此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1980 年,科罗拉多大学的G.KraussAMAX 基金教授)出版了他的著作“Principles of Heat Treatment of Steels”(钢的热处理原理)。在序言中,作者开宗明义称他的这本书是格-1935-1964“热处理原理重写”(version)与补充。后者包括在60-7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钢铁强韧化新技术、相变理论及使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相变的最新成果。Krauss曾两次访华。第一次(1986)由章先生接待。第二次(约1990)访华时,章先生委托我接待、交流,并将第一次访华时赠章先生的该书(第三版,1985)转赠予我。当时我担任此课程主讲,正好用上了。
现在,这两本书早己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存放在我那不太大的书柜中。时代飞速发展,热处理这门曾经是主课的专业课也因专业范围的一再扩展而不再单独开出。当我手握这两本教材,追忆钢铁摇篮时期的生活和工作,不禁有所感触:第一点,科学技术在人类近、现代社会中代代相传,步步提高,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命中注定地加入了这场接力长跑,是幸运的、美好的。第二点,这本古老的格氏热处理教材的两代读者未辱使命,在本领域做了他们应做的事。如由章先生领衔创建与主持的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后续名称金属学及钢铁热处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科学及工程)专业,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首次高等学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专业学科点评估中排名第一(以后仍保持名列前茅)。又如在首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1984)的编写中,章先生任编委及金属学分支主编;首版中国冶金百科全书(金属材料卷,2001)的编写中,陈景榕任编委及金属热处理分支主编。
二、助我寻师学艺
我是一个器乐爱好者。年逾四十了还在钢院沙家浜剧组里学习三弦和琵琶,但苦于无师。到迁安下农村时有幸见过民间老艺人弹三弦的表演,可从未见过会弹琵琶的人怎样弹琵琶。这件事就成了我的一个心结。
上文说到我和章先生一同去上海做热处理课的资料收集。火车上大家一起商量住处问题(当时,这是一个难题)。章先生说他在上海有个哥哥,在上海评弹团工作,可以住他家。闲谈中章先生告诉我,这位哥哥姓吴(吴剑秋),早先还是颇有名气的评弹演员,尤其嫂子,是上海的名角。我马上反应过来了:吴老先生就是坐在名角右手作伴奏的三弦手。一般情况下,三弦手都是琵琶高手。就说我正想找一位琵琶演员请教,能否在调研完成后去吴老家拜访一次,我只需看看高手如何弹奏,简单讲解一下,用不了多少时间。章先生痛快地答应了。
调研结束,返京前一天下午,我如约来到吴老家。经章先生介绍,吴老将我迎入。墙上的照片说明女主人己经不在了。室内布置素雅,呈现出名角家庭的气氛。吴老说得知我的来意,但他早己退休,技艺荒疏,他可以带我到他们团里,找他的一个徒弟给我展示一下琵琶的主要技艺。我想吴老还真的把我当成一个学琵琶的了,当然连声感谢。闲谈中端出一大碗馄饨,让我吃了好去评弹团。我想起念书时到上海实习,返校前应邀到一个同学家拜访,他母亲也曾端出这样一大碗馄饨招待我,心想这大概是上海人高端待客的一种仪式。吃完后吴老带我坐公交车到上海评弹闭。演出前的后台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吴老找到他的 大徒弟,交代几句就回去了。走前给我一张票,说是可以看完节目再走。
我的琵琶老师(很遗憾,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来了,真对不起)四十来岁,他开门见山说师傅己经说明了我的来意,他时间很紧,只能简单地示范一下。他拿来一只琵琶,找个安静点的地方坐下,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琵琶演奏中的右手技法,一一做给我看,并指出每一技法的要领。总共不过十来分钟,我看(听)得如痴如醉(盼望己久,如今由一位国内顶级技艺的师傅给展示)浑身充满幸福感!
由于要赶晚上的火车,未演完我就出来了。一出大门,就见外面很多人排着队。原来他们是等退票的(也等我这种中途退出者的票)。上海人对评弹艺术的执着和排队的好作风使我肃然起敬。前面的人过来问我有票吗?我将票交给他,他要付钱,我说不要了。就这样,我结束了在上海学琵琶之行。这件事也成了几十年以后回顾今生时常想起的一次美好经历。
陈景榕本文写于章先生九十九岁寿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