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秋韵

参观王昭廉、邓国惠两位老师书画展有感

参观王昭廉、邓国惠两位老师书画展有感

 

 

 

王昭廉、邓国惠两位老师的书法绘画作品展在众多朋友的期待中于今年春夏之交隆重揭幕!此次展出可谓场面宏大,尺幅较大高品质的书法绘画作品一百多幅,真是出手不凡!
走进展厅邓老师的几十幅书法作品扑面而来,在短短几年中邓老师手不离卷地学习古今书法名家的各种字体,并逐渐形成了个人的书写的风格。展出作品中多以隶书见长,一幅临摹清朝书法大家邓石如的隶书体“万花盛处”联就非常到位,邓石如的篆、隶、楷的结字的特点是:疏密相宜,即宽可走马,密不透风。邓老师临摹的这幅清代名家作品其用笔及章法无可挑剔。如今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现代大书法家刘炳森的隶书体。邓老师临摹了一巨幅作品是刘炳森书写的《岳阳楼记》,八平尺,需写360多个隶体字,可见其难度之大,难度大在于从展出效果上看仿佛一气呵成!水墨相融需浓淡一致,整体方显神采奕奕!每一个字甚至每一笔画都需全神贯注,字体高度一致,整体方显和谐统一及昂扬的精、气、神!完成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对书法者综合能力的考察,它至少包括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邓老师临摹的这幅作品受到前来参观者驻足交口称赞。一者说:“邓老师得了刘炳森大师的真传!”又一者说:邓老师所具备的坚韧不拔的毅志力是何等超群。邓老师的展出的其它书法作品各有特色。书写内容广泛:古诗词、毛主席语录与诗词。还有自己有感而发的短文及自编的楹联,所以看一次书法展一定会让人重温或学习一些诗文。前来参观的人大多数都会在邓老师的每幅作品前驻足良久,她的每幅作品都那么耐人寻味。书法真的是中华文明之精华,观看书法作品总会让人肃然起敬。
王老师的山水画作张张是精品,幅幅有特色。刚进展室的那幅巨幅的牡丹图鲜艳灵动,让人笑逐颜开。而展出最多的是王老师心中的祖国万水千山图。那烟雨苍茫缭绕,亭台楼阁隐约坐落在林立的奇峰之间,如梦如幻,仙境一般;那春回大地篇更是层林尽染,溪水潺潺,簇簇红杏高低分散,争奇斗艳;那峰峦叠翠间,高挂的瀑布呼啸飞奔直下九重天,大有两岸猿声啼不住之势;那高耸嶙峋的山石间苍松翠柏掩不住秋之红叶山上一片片,山下又是一片片;两山间平静的湖面上渔帆点点,自得怡然,那冬之山峦层层叠叠银装素裹,恰好,山脚下盛开着娇艳的腊梅,使原驰蜡像的山岭顿时生机盎然;那万顷波涛的黄山云海以磅礴的气势慑人心魄,祖国的山河在王老师的笔下壮哉美哉!
王老师的山水画立意深刻,构图严谨,技法娴熟老道,一幅成功的山水画之作应该是远看气,近观墨,王老师用墨讲究,简捷凝练,山苍苍,水漾漾,远山清而不淡,近山浓而不俗,笔墨自由奔放,主次分明,其皴、染、疾、缓、顿、挫,如音符之旋律般铿锵浑然天成!
书法写的是意境,而绘画表现为形,这意与形皆为抒情,这就是说的书画同源。此次两位老师的书画联展分工明确,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二位老师久有凌云志,就是想退休后在书画的传承方面有所作为,并决心有朝一日举办二人书画展,于是他们迈开双脚云游四海,领略大自然之精华。学习普通大众质朴的价值观与生存法则,回校后他们上了老年大学,开始了他们热爱的书画创作工程。如今实现了举办二人书画展的愿望,这次作品展出也是他们八十多年对人生的感悟,他们把人生的经历融于自然、社会,形成了博大的爱国情怀。并上升为道德与哲学的高度,将书法绘画中的意、形、情融入笔端,于是气象万千的书法绘画作品呼之而出,异彩纷呈。
都说文如其人,准确地说字画如其人,仔细观察书画之人都是先文质彬彬后谦谦君子,王老师、邓老师更是如此。在书画展期间他们每天必到,并很虔诚的接待每一个参观者,并以身说法,告诉现在70多岁的中年人说,现在学习书法还来得及。可以想见他们在书写和绘画时不曾想过鲜花与喝彩,只有气定神闲、孜孜不倦,可以为一个字如何落笔、为一幅画如何构图千百次的斟酌。这也应该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今又大力重拾与倡导的匠人精神!我们应该向王老师、邓老师学习!更期待他们下一次的书画展!
滕建国